最近都在拼命錄吳姐姐,原因無他。

我一直很不能理解猴子的國語造句為什麼那麼破,嗯,只能用破來形容。

猴子的中文有點先天不良,主要是因為英文太強。

一個語言太流利的時候會對另一個語言的學習造成排擠效應,

這是很自然的,尤其當兩種語言的程度相差太大的時候,

因為比較流利的語言使用很順暢,所以就更喜歡使用那個語言,

不流暢的語言很自然的就惡性循環得越來越跛腳。

 

原先並不覺得猴子的國語會是個問題,畢竟那是母語,

每天就算不刻意接觸也都會接觸。

可是很怪異的是,猴子的造句每每詞不達意,要不就是張冠李戴,

要不就是句意不完整,國語對他而言簡直像是另一個國家的語言。

我一直弄不懂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直到最近,我才領悟到,猴子的中文是因為聽的不夠。

 

中文是母語怎麼會聽得不夠呢?

嗯,雖然中文是天天用,天天聽,可是,聽得不對。

怎說呢?

首先,人的對話語句形式大部分祈使句,但是造句多半是敘述句,

所以每天的對話幾乎不能成為任何造一個完整的句子或是寫作的參考。

另外,對話通常有情境,在情境之下多半在語言敘述上會予以簡化,

因此,如果直接轉換成文字會覺得語意不夠完整。

另外就是,對話的用語通常比較隨意,如果轉化成文字會覺得不夠工整。

這是其一。

 

那,直接閱讀文字為什麼效果很有限呢?

一個是,猴子是聽覺形學習的孩子,文字式的輸入對他而言強度不夠,

因此印象不夠深。

再者,通常我們在輸出文字的同時,是將一個潛在的聲音輸出轉化為文字的。

所以,如果原先的輸入就是聲音,那在輸出的時候原先的聲音暗示就比較強烈,

也比較能夠借重這些暗示,形成比較完整的文字語句輸出。

 

當然,嗯,坊間的兒童有聲書也挺多的,那為什麼我不用呢?

因為,我實在是因為,聽了好幾套之後就打退堂鼓了。

為什麼呢?

台灣兒童有聲書的製作為了讓孩子們有興趣,常常參雜了一些兒童角色的對白,

這些對白,為了讓孩子們覺得親切和有共鳴,都弄得很 .................... 很鹹。

嗯 ................................ 實在談不上優美呀!!呀呀呀呀呀!!!!

所以,只好很悲哀的自己錄了。

 

錄了幾篇,丟在 MP3 PLAYER 裡面,猴子很愛聽。

聽完之後,嗯,效果還不錯,猴子開始出口成章了,造的句子也越來越工整。

 

所以,語言文字這東西大概還是得回歸到聲音上來,

畢竟,聲音原本就是語言很重要的元素,把他抽離了,難怪會顯得搖搖欲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寄生草莓 的頭像
    寄生草莓

    寄生草莓的英文俱樂部

    寄生草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