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臉書看到朋友轉貼這篇文章,有些感觸
最有感觸的是這一段:
=====
我在看診時非常重視會談的重要性,
就算開藥給病人吃,也盡量要進行適度的衛生教育,
看病不是希望讓病人對醫師上癮。
======
我和猴子很有幸遇到一位好醫生,他的好,除了醫術好,
還包括,他在每一個個案來的第一次,都會進行大約一小時的衛生教育。
剛開始我以為我和猴子是特例,可是後來發現,
每一個新來的病患都有這樣的「優待」,我才發現這是這位醫生的 SOP。
在這一個小時裡面,醫生會很不厭其煩的從一些很基本的觀念開始講述,
告訴病人應該如何調整他的生活或是用藥習慣。
有時候坐在外面聽見醫生在裡面跟病人講這些已經聽過的東西都會覺得不耐煩,
想說歐買尬,怎麼會連這個都不知道,難怪要生病。
可是後來想想,其實自己最開始也曾經經歷過這種很白目很北七的階段。
甚麼樣的醫生會這麼大費周章的在第一次就花一個小時給病人洗腦衛教呢?
現在想想,醫生的用意不外乎是,希望病人能夠靠自己的力量來改變身體狀況,
而不是靠藥物,也不是一輩子靠醫生。
所以第一次傳授給病人的其實是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心法,
根據不同病人的不同屬性,而傳授給他們改善自己健康的心法。
後來的診治和醫藥是另一回事,但是這個心法才是持續維持健康的最重要法門。
然後我想到我自己。
我一向覺得我已經把我的「英文學習心法」很清楚的寫在部落格了,
可是我忽略了,噗哧,其實有很多媽媽可能不太有時間爬文,
所以剛開始上我的課的時候,可能還不太清楚,我真正想傳授給孩子的東西。
就像這位醫生治病的原則,我覺得我最想傳授給孩子們的其實是心法,
而那些在上課時講授的,就像是因為人身體中氣虛弱,所以必須給身體一些幫助,
幫助身體恢復平衡狀態的暫時性手段;然而長久之計,仍然要靠自己加以維持。
就像人的身體一樣,即使本來已經是平衡的,可是難免因為節氣轉換而有所失衡,
所以有時候還是要去給醫生橋一下,
不過這仍然只是暫時性的補強手段,長久性的自我維護工夫仍然要靠自己做。
所以一個星期上一次課,只能算是偶而來給老師橋一下看有沒有甚麼地方吃錯了,
真正的工夫還是要靠建立正確的心法在平日養成。
咳咳,所以我個人對此事的反省是,我覺得我應該要更有耐性一點,
對於每一位「新來的病人」應該進行一個小時的衛教洗腦,
來確保,咳咳,病人們不是想來找一位「一輩子的醫生」或是「一輩子的老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