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韋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他很好面子,尤其介意被當眾削面子。所以當初在survey幼稚園的時候,我對園所對孩子們行為矯正(也就是處罰)方式特別注意,否則以韋敏感自尊又強的個性,不要說體罰,大概只要言語上有比較否定的語氣,他就會因此受不了。這樣的個性,有正面也有其負面;正面是,他會因為怕被處罰而特別乖巧,所以韋在學校老師眼中是個非常守規矩的孩子;但壞處是,如果一旦韋遇到一個在言語上沒有那麼細膩的老師,他可能就會因此一天到晚心靈受傷而傷痕累累。

韋現在的園所,最重最重的處罰就是「請孩子到旁邊休息」,也就是請違規的孩子暫停手邊的工作,到一旁的座位坐著休息。雖然沒有體罰,也沒有言語責備,敏感的孩子們對於「被請到旁邊休息」這件事情的解讀就是「被處罰」。(註: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其實不用太重的處罰,孩子對於被處罰這件事情有多麼敏感。)

 

今天早上韋又拒絕上學了,原因是他說週三那天中午他哭著說要回家,老師對他說,如果你再這樣,就請你到旁邊休息。敏感的韋說,我又沒有做錯什麼事情,爲什麼要處罰我。於是說什麼也不肯上學去。

 

當初在survey這所園所時著實花了些力氣,聽了許多口碑,也跟老師們有過很多交談和溝通,所以大概有些基本的信任,知道老師不是會隨便處罰孩子的。可是韋所描述的狀況是怎麼回事呢?當然,這個年紀的孩子,在描述狀況上本來就很難完整,經常是東一片西一片,所以韋的描述是否正確,這需要查證。另一個可能性,我想,韋極有可能是誤解了當時的狀況了。為了讓韋解除心裡的疑慮,我告訴韋,那我們一起問老師好不好?

一起問老師,韋說好,可是他說什麼也不肯上學去。因為十點跟人有約,我沒有時間到學校去了解,於是我答應韋,讓他十一點再上學,我會跟他一起去學校。可十一點到了,韋還是大哭大鬧不肯上學,我只好先帶他到學校,另外找時間跟老師討論這件事情。

放學的時候,韋的心情又很好了,完全忘記了早上的事情。我問老師,韋今天在學校狀況好嗎?老師說,中午進教室之後就沒事了。為了避免下週又上演一次逃學記,我跟老師聊起那天的事情。

談到那天的狀況,老師失笑了,她說,那天是因為看韋很難過,所以請韋先到旁邊休息。她說,是真的休息,而不是處罰。我也笑了,原來,同樣是「到旁邊休息」,有時候是真的休息,有時候是處罰。

於是我把韋拉了過來,跟老師一起向他解釋。

「你誤會我了啦!」老師說:「我是因為那天看你很難過,所以想說先讓你去旁邊休息一下,等你想參加活動的時候再來參加,不是處罰你。」

「對呀!」我說:「你看,你誤會了啦!老師不是處罰你啦!」

聽到這樣,韋不好意思的笑了。

「老師就像是你在學校裡的媽媽,媽媽一定是為孩子好的,老師也是呀!所以你要相信老師。」我說。

韋似乎釋然。

這個事件,我深深覺得,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和家長之間真的要保持良好的互動,家長對老師需要有基本的信任,老師也需要有對家長解釋狀況的雅量。當孩子有疑慮的時候,不需要一面倒的爲孩子出氣,也無須一面倒的就認為是孩子的過錯而責備孩子。我們對孩子和老師雙方面都應該有一些基本的信任,相信老師的出發點良善,以及相信孩子的感受,爲孩子在每一個成長的環節上尋求最健康的解決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寄生草莓 的頭像
    寄生草莓

    寄生草莓的英文俱樂部

    寄生草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