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在周長這個單元卡很久,雖然這已經是大概兩個星期前的單元了,
當時在操作的時候猴子就顯得非常蹩腳,為娘大惑不解,
覺得這種非常不抽象的玩意兒怎麼會卡住猴子呢?
猴子在練習之後可以過關,可是時隔兩週之後我讓他再玩一次,仍然全盤敗北。
如下,下面四題在第一次寫的時候呈現全錯的撞牆狀態。
雖然我要猴子在邊線上標上號碼 ( 如圖),來標示他已經算過的部分,
第一題仍然還是算了好幾次才過關。
何故?為娘想啊想啊想啊想啊,思維不脫「這麼聰明的猴怎麼可能 ..............?」
同理,後面幾頁的習作也是同樣鬼打牆。
這一題題目要小朋友指出 Kevin 的錯誤,猴子的眼睛像被螺仔肉糊到一樣,
根本看不到有兩塊邊長 Kevin 沒有算到。
何矣哉何矣哉何矣哉何矣哉何矣哉何矣哉?
同一個單元裡,用類似的方格紙手法介紹面積,猴子似乎沒啥大問題。
可卻在周長上面用力鬼打牆,為什麼呢?
周長會比面積來得抽象嗎?會嗎會嗎?不都是就算算格子而已嗎?
為什麼這個格子猴子好像老是不知道該算哪裡?那個格子猴子知道呢?
於是我猜想是缺乏生活上的驗證的緣故。
面積的觀念,小孩很容易從排列積木或是方塊中獲得,但是周長並非如此。
周長的想法要如何做成具象的印證呢?
我想過要猴子用膠帶或是繩子繞東西的周長來讓他加強印象,
可想想不對,因為那些最容易讓小孩打牆的凹塊和凸塊,
在繞繩子或膠帶的時候的時候會被自動略過,
小孩還是沒有辦法體會那種要「貼著牆走」的感覺。
那怎麼辦呢?
想了又想想了又想,最後我用了一個很土的辦法,那就是讓小孩描邊。
在上面的題目中,我為了怕猴子看不清楚形狀的邊界,所以都服務太周到了,
我用色筆把邊描好,還在裡面著上顏色,唯恐小孩看不清楚。
我錯了。
於是我改成下面的方式,用自己畫的格子紙,上面只塗形狀的顏色,
但是不描邊。然後我要猴子用色筆描邊,一面描,一面數描的邊有幾個單位長。
如此一來,猴子就了了。
不管是凸形或是凹形,猴子再也沒有錯了。
嗯。
講完。
留言列表